长寿社会,如何有效应对医疗挑战并优化员工福利
1) 主动预防胜过被动应对
“满足多代际的健康需求,关键在于提前教育和普及预防健康的重要性,帮助员工了解健康风险和保持健康的方法,因为在这些方面取得成效需要长年的规划和努力。”
Sandeep提出,企业需要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企业应当合理利用资源,提升在关键领域的医疗服务使用率,避免延迟就医可能导致的更高的护理成本。举例而言,扩大保险覆盖范围、提供健康筛查、推行企业健康计划、健康福利以及由雇主主导的健康干预措施,都是雇主可以采取的主动预防措施。
2) 个性化是关键
“要重新定义福利的范围并进行结构性调整,以满足不同世代的需求。要考虑到性别、年龄、生活习惯偏好以及风险因素,以确保福利的包容性和相关性。”
与会嘉宾们强调,随着员工的人生阶段和需求不断变化,健康福利必须实现个性化才能保持实用性和吸引力。Sandeep提到,目前只有少数雇主开始设计满足个性化或不同层次需求的创新福利,更少有雇主能向员工有效传达这些福利的内容,而这些正是赢得员工信任的关键。
Dr Tan还强调,雇主不仅要关注员工的实际年龄,更要了解其生理年龄。基于这一点,雇主应考虑员工在组织中所担任的不同角色及其多样化需求,尤其要关注那些更为脆弱的员工群体。
3) 为特殊需求提供弹性方案
“拓宽福利的定义,让我们能够为不同群体(如家庭照护者或三明治一代)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并专注于真正满足员工独特需求的高价值健康和长寿解决方案。”
弹性福利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允许员工在有限的预算内自主选择其最关心的福利,从而在满足员工需求和控制成本之间取得平衡。Adrit表示,弹性福利让人力资源部门可以控制支出,理清成本结构,同时让员工能根据自身需求挑选福利,使其更具针对性。
此外Dr Tan还强调,弹性福利应结合明智的决策使用,并通过健康和理财教育来支持,从而让员工能够合理分配资源,承担起管理自身健康的责任,并随着寿命的延长增强财务韧性,特别是在应对医疗开支和老年护理方面。
4) 以数据驱动创新
“所有策略的核心都依赖于洞察力:只有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和偏好,才能帮助企业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更精准有效地支持员工。”
许多保险公司和雇主还没有充分发挥数据和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潜能。Adrit指出,随着技术的发展,个性化服务变得更加经济实惠且易于扩展,企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福利范围而不必担心超出预算。更重要的是,借助技术和数据分析理赔记录、健康档案和行为数据,企业可以识别出高风险人群,量身制定干预方案,并优化不同群体的福利配置。
Sandeep也认为,未来的趋势是利用数据分析实现更深度的个性化,例如帮助企业专注于预防医疗并为不同员工群体提供差异化的方案。
5) 拥抱健康老龄化
“虽然每个人都希望活得更久,但我们也必须关注如何保证这些岁月的生命质量。”
与会嘉宾们反复强调,健康老龄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雇主、保险公司和个人共同努力。对企业而言,这包括要设计相关的福利方案,积极参与公共卫生项目,与保险公司合作以确保可持续的财务保障,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如有),并将预防性健康管理融入企业文化。对个人而言,则意味着主动承担自身健康管理和财务规划的责任。
当正确的福利策略被正确有效地传达给员工时,不仅能帮助企业控制成本,减少对昂贵的被动治疗的依赖,还能通过展现对员工福祉的关怀提升人才留存率,增强组织的韧性。如Dr Tan所指出的,“长寿”不仅是一个人口统计结果,更是雇主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让人们在晚年能够健康生活、有效工作,将工作年限和健康状况与整体寿命相匹配。
打造可持续的劳动力,从现在开始
面对人口老龄化和不断上涨的医疗支出,政府、企业和相关各方必须立即协作应对。提前行动的雇主将有机会将挑战转化为创新的动力,成为行业的引领者。
联系美世顾问,为您的多代际员工团队量身打造面向未来的福利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