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势而上丨氢能源产业人才管理实践洞察 

近年我们在汽车市场上看到了对新能源的关注和热情。除了日益稀缺的锂电资源之外,还有被国家新一轮补贴政策点燃热情的氢能行业。随着双碳规划落地加强,氢能行业也逐渐形成了“制、储、运、加、应用”的庞杂产业格局。

疫情放开下的2023年,也将是氢能产业“量”与“质”齐步提升的一年:一方面,示范城市群政策逐步落地,2023年燃料电池汽车有望在重卡、冷链等领域进一步量产落地,逐步实现商业化验证;另一方面,氢能源与燃料电池的应用趋向多元化发展,如船舶、氢化工等规模化示范应用项目也开始启动。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如火如荼的氢能源产业进程下,行业领先企业已经在思考快速变化的氢能行业中需要适配什么样的组织和人才?对于人才有哪些能力范式的新要求?从管理者的角度如何更高效地进行人才吸引和保留?

美世汽车行业2022年推出并发布的《氢能源产业人才专项调研》,携手行业客户对氢能产业人才管理与实践进行探讨。通过访谈及问卷收集等形式吸纳了32家行业客户的参调信息,其中半数参调企业聚焦在下游的氢燃料电池应用方向,与此同时,氢的制取、储存、运输到应用的整个闭环也被涵盖在调研客户群体业务分布中。

氢能源产业未来发展与战略

氢能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技术与人才的支持,而从参调客户对于调研问卷中“企业认为主导未来氢能源行业的发展战略是哪些?”的回复来看,人才战争始终是行业客户关心的Top3议题。氢能源市场热度下也人才短缺问题凸显,而人才梯队建设也将成为制胜关键。

对于当前氢能源企业业务计划的布局,75%*的企业以独立自主创新为主。而从企业发展模式来看,借助集团或总部的资源来进行自主创新是目前最流行的做法 – 有87%*的企业选择这种模式。

除独立创新外,寻求外部合作亦是当前氢能源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接近半数的企业选择结盟与股权合作,或加入行业组织,产业联合协会等方式。

氢能源产业人才动向与趋势

高价值技术型人才流失率严重,员工保留成为热点问题。

根据《2022美世氢能源产业人才专项调研》统计,当前具备高发展价值的研发技术人员是整个氢能源市场中流动率最高的员工群体。对比其他群体,有89%的企业认为此类技术型研发人员是特别容易流失的。其次,应届生,以及发展价值较高的管理型人才位于企业认为特别容易离职的员工群体中的第二和第三位,占比分别在33%22%

新能源行业人才仍存在缺口,工作生活平衡成为主要离职诱因。

无法满足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与薪酬竞争力不足,是导致氢能源产业员工离职的主要原因。而对于人员流向来看,新能源研发部门是目前氢能源产业人才离职后的首选。

氢能源产业人才激励与保留

超过一半的参调企业会针对氢能源产业人才采用差异化的薪酬体系和策略,其中有部分企业甚至会采用独立于其他研发职能的薪酬结构。在薪酬调整政策上,一年一次回顾薪酬政策仍是多数企业的做法,接近半数的企业在每年的4月份进行薪酬回顾。

人才培养与保留是氢能行业客户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目前氢能源产业的主要人才来源仍是以行业经验落地的社会招聘模式为主。而在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方面,超过90%的企业会通过内部培养计划来完成氢能源产业人才的职业生涯发展。

*数据来源:《2022美世氢能源产业人才专项调研》

相关解决方案
    相关见解